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Aconitum delavayi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马耳山乌头
Aconitum delavayi Franch.
中国植物志>> 第27卷 >>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>> 乌头属 Aconitum

122.马耳山乌头 图版70: 5-6

Aconitum delavayi Franch. in Bull. Soc. Bot. Fr. 23: 381. 1888.

块根圆锥形,长约2厘米。茎高40-70(-90)厘米,被反曲的短柔毛,分枝或不分枝。茎下部叶有长柄,开花时多枯萎,中部叶有稍长柄;叶片圆五角形,宽5-7厘米,三全裂,中全裂片菱形,二回细裂,末回小裂片线形,宽1.8-3毫米,侧全裂片斜扇形,不等二裂近基部,两面疏被短柔毛,变无毛;叶柄长4-14厘米。顶生总状花序有4-11花;轴和花梗密被开展的黄色柔毛和反曲的白色短柔毛;下部苞片叶状,其他苞片三裂或线形;花梗长2-5.5厘米;小苞片生花梗中部附近,长圆形至线形,长5-12毫米,宽0.4-5毫米,有时最下部叶柄的小苞片三裂;萼片蓝紫色,外面有黄色柔毛,上萼片高盔形,高1.7-2.4厘米,下缘长1.5-2厘米,喙短,侧萼片长1.5-2厘米,下萼片长1.2-1.5厘米;花瓣的爪有少数毛,唇长4-5毫米,微凹,距长约4毫米,向内弯曲;雄蕊无毛,花丝全缘;心皮5,子房密被黄色柔毛。8-10月开花。

产云南洱源与鹤庆之间的马耳山一带山地。生海拔3700-3800米间高山草地或丛林中。

本种和茎缠绕的紫乌头 A. episcopale 有构造相似的花,所以在过去一些著作中(如在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常把紫乌头的拉丁名定为A. delavayi Franch.,这二种可能有亲缘关系。本种的茎直立,叶分裂达基部,全裂片细裂成狭长的小裂片可与紫乌头区别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7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7卷 284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70: 5-6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